有軌設備中聚氨酯輪略寬于軌道面的解決方案
關于軌道面比聚氨酯輪窄造成輪子邊緣處有皸裂,研粉,乃至掉塊情況產生的原因在此不作贅述,以下為解決方案:
1. 將聚氨酯輪件作倒角處理,使輪件與軌道的實際接觸面略小于軌道寬度。(如圖所示)
說明:該結構適用于負載小,使用頻率較低的作業環境,因聚氨酯輪件會隨著使用不斷磨損,當磨損量較大時,輪件跟軌道實際接觸面會重新寬于軌道被踏面。
優勢:加工難度低,成本低,工藝簡單,易操作。
2.將聚氨酯走行面做圓弧處理,使輪件與軌道接觸面的接觸面積變小,甚至形成線接觸。(如圖所示)。
說明:該結構適用于軌道面略凸起或有圓弧的應用場景,通過弧面規避輪件因未能完全與軌道面接觸而導致的輪件邊緣皸裂問題。結合國外走行輪的應用設計,對于高速重載設備用輪,特別是環形軌道作業設備推薦使用弧面輪。(具體設計可參考圖片)
注意事項:該結構需要包膠厚度大于普通同規格平面輪,以預留弧面加工余量。
優勢:弧面輪可通過機加工成型,成本較擋沿輪低,使用壽命長于倒角輪,國外立庫項目用輪中較為常見的設計結構。
3.輪件設計成擋檐結構,兩邊做金屬擋沿限位(如圖所示)。
說明:該結構中,聚氨酯輪件實際包膠寬度與軌道面一致,并通過金屬擋檐限位(有限位導輪條件更為適用)。
注意事項:該結構須將擋檐與輪件中間預留一定的縫隙,防止輪件裝配時與軌道面有剮蹭磨損情況發生,避免咬軌。另,該結構較適合平整軌道面,如弧面軌道,建議聚氨酯輪件邊角邊角處作大倒角處理。
優勢:限位效果好,一定程度解決了輪件比軌道面寬的問題,且使用壽命與常規輪件一致,長于上述兩種輪件結構。
(原創文章,未經同意,轉載必究)